《广东省“技能照亮前程 人才赋能产业”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方案(2025-2027年)》有关政策问答
1
“技能照亮前程 人才赋能产业”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3月,人社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的通知》(人社部发〔2025〕10号),要求围绕重点群体和重点领域,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助力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19部门决定在全省实施“技能照亮前程 人才赋能产业”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统筹调动各方资源力量,用三年时间分行业领域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筑牢现代化产业体系技能人才支撑。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实施十大培训行动。围绕重点群体、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数字技术技能人才、现代服务业、康养照护、岭南特色农业、特种作业、职业竞赛、创业培训等10个领域,有序组织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支持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增收。二是强化培训供给能力。充分发挥企业、院校、社会机构、基地平台等各类培训主体的资源禀赋和优势特点,在政策、资金、服务、设施设备、课程资源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激发其参与社会化培训的积极性,为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提供高质量供给。三是完善培训评价机制。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的项目化培训模式,加强培训与就业协同联动。全面落实“新八级工”制度,以首席技师、特级技师评聘为牵引带动企业职工参与培训、提升技能。完善技能导向的使用激励机制,促进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四是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健全人社统筹、部门参与、分类实施的工作机制,在需求摸查、培训组织、统计分析、资金保障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协同有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2
“技能照亮前程 人才赋能产业”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有哪些特色亮点?
一是立足产业发展需求。立足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需求,瞄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岗位技能,分行业领域摸清培训需求、确定培训项目、组织开展培训,提高培训内容服务产业发展的适配性,推动解决“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和产业用工适配失调问题。
二是围绕重点群体发力。重点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创业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差异化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岗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创业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支持重点群体以一技之长实现就业。
三是构建完备政策体系。明确研究出台广东省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办法、深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实施办法、修订完善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管理办法、动态调整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指导)标准目录等,为培训行动提供政策支撑。
四是条块结合推进实施。纵向链条上,从培训需求、培训供给、培训组织、评价激励等全链条各环节发力,力争全方位提高培训效能。横向版块上,充分发挥行业部门资源优势,针对不同职业领域摸清岗位需求、明确培训目标,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3
对于劳动者或企业来说,参加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什么政策支持?
一是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今年2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指导)标准目录(2025年版)》,涵盖510个技能类职业(工种)、49个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和14个数字技术工程师职业(工种),并实行分类分档的差异化补贴。对于纳入《目录》中的职业(工种),劳动者参加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取得相应证书的,可按《目录》中职业技能等级补贴(指导)标准领取技能提升补贴;对于纳入《目录》中的职业(工种)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承训单位开展相应的项目制培训,可按《目录》中对应标准领取项目制培训补贴;若劳动者获得当地发布的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范围内职业(工种)高级工以上证书的,补贴标准最高可上浮30%,具体标准由各市自行确定。此外,企业组织开展新型学徒制(含学生学徒、技培生)培训,可按规定按照每人每年5000-8500元标准予以补贴。
二是推进技能强企业。深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目前全省已遴选170条生态链,健全技能岗位标准体系、评价使用激励政策,激发技能强企内生动力。在国有企业、规上企业等全面推进“新八级工”制度(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职业技能等级序列),支持企业职工参与培训、提升技能。同时,引导实行岗位薪酬与岗位价值、技能等级双挂钩办法,促进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三是加强培训资源供给。在培训载体方面,全省已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65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5家、公共实训基地2家、产业就业培训基地21家、省级“粤菜师傅”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大师工作室各100个,设有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超1500家,可为劳动者提供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在线上资源方面,依托广东远程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开发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活服务、财经商贸、交通运输、安全培训、通用素质等15个大类58个小类的线上培训课件资源4556个,目前已累计登陆平台参加培训学习2345.2万人次。
4
哪些人可以申领职业技能提升补贴?
根据《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管理办法》(粤人社规〔2023〕13号),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对象为:具有我省户籍或在广东省就业的劳动者(含在粤就业的外省来粤务工人员、港澳台人员),不含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全日制在校学生、已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员;劳动者应年满16周岁,其中男性年龄不超过60周岁,女性年龄不超过55周岁;劳动者应具有我省户籍,或者在广东省参加社会保险,或者在我省进行失业登记。
5
职业技能提升补贴的条件和标准是什么?
补贴对象范围内的劳动者自学或自主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后,参加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备案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取得《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指导)标准目录》范围内相应证书,可申领职业技能提升补贴。
按照《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指导)标准目录(2025年版)》,补贴标准分为三类。一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补贴(指导)标准。纳入510个职业,划分为A、B、C三类,实行差异化补贴标准。其中:A类238个职业,主要为生产制造类职业,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补贴标准分别为1000元、1500元、2400元、3000元、3600元;B类232个职业,主要为生产服务类、现代服务业及重大工程涉及的服务类职业,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补贴标准分别为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C类40个职业,主要为生活性服务类职业,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补贴标准分别800元、12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二是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补贴(指导)标准。纳入49个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根据不同项目培训成本、市场需求等情况,补贴标准在600元-1200元之间。三是数字技术工程师补贴(指导)标准。纳入14个职业,初级、中级、高级分别按2400、3000、3600元标准进行补贴。
若劳动者获得当地发布的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范围内职业(工种)高级工以上证书的,补贴标准最高可上浮30%,具体标准由各市自行确定。
6
如何申领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每年可申领几次?
劳动者可在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核发之日起12个月内,登录“广东省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申领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可访问“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服务平台—事项办理—个人办事中心—职业技能提升补贴”,网址:
https://ggfw.hrss.gd.gov.cn/OUPX/#/matterHandling),向户籍地、参保地或就业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请,按要求填报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待审核通过后即发放相应补贴。
同一劳动者一年内(自然年度),职业技能提升补贴、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项目制培训补贴、职业技能评价补贴均只可享受一次,累计不超过3次;同一职业(工种)同一等级只能享受一次培训补贴,不得重复申领和享受。
7
什么是项目制培训?有什么政策支持?
项目制培训是地方政府部门结合当地产业需求、劳动力供需等因素确定的、经当地人社部门遴选确定承训单位并按培训计划实施的培训项目。培训对象按计划完成培训、经考核评价合格后取得培训合格证书或技能类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项目可根据考核合格人数,目前按照每人不超过800元的标准,对承训单位予以补助,具体执行标准由各地人社部门按照培训项目情况确定;如培训合格人员取得《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指导)标准目录》内相应证书,可根据获证人数按更高标准计算补贴总额。
当前,广东省正推进实施“技能照亮前程 人才赋能产业”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推行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由各级人社部门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结合产业发展和用工需求变化自主确定培训项目、择优遴选承训机构,实行开班备案、过程监督、结果考核制度,并加强培训后技能评价、岗位推荐等服务,促进参训人员实现就业、稳定就业。
来源:广东省人社厅
主编:孙兴伟
|